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经验及启示

孙静
应晓华

摘要

从2020年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将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开始,HPV疫苗接种就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从最初先行试点的探索、省级联动的加速推广,到项目的持续扩面与制度升级,并将于今年年内将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一过程生动体现了从地方实践探索到国家制度确立的政策升级逻辑,本文通过总结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推广过程及各地典型做法,分析HPV疫苗接种项目快速推广的原因,为未来推进其他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提供借鉴和参考。

Executive Summary

Since 2020, when Jungar Banner in Ordos included free HPV vaccinations for age-eligible girls in its government-led wellbeing improvement program, HPV vaccination has garner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in China. The journey from initial local explorations and province-coordinated accelerated promotion to continuous expansion and institutional upgrading of the program culminates in official inclusion of HPV vaccine in the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later this year. This process vividly illustrates the policy evolution logic from local pilots to national policy change and implementation. By summarizing the evolvement of free HPV vaccination pilots for age-eligible girls and typical practices across regions, this policy brief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rapid expansion of HPV vaccination initiatives, providing insights and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other non-NIP vaccines in the future.

在2025年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宣布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将于今年年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从2020年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将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开始,HPV疫苗接种就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做法被众多省市复制推广,最终国家在总结各省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一过程生动体现了从地方实践探索到国家制度确立的政策升级逻辑,分析这一政策演进过程,对于未来推动其他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推广过程及各地典型做法

从2020年8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率先启动试点至今,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的推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行试点与初步探索(2020年8月-2021年末),特点是少数城市“点状突破”,实施范围以鄂尔多斯、无锡、厦门、济南、深圳、成都等首批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城市为主,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后续各地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第二阶段是省级联动与加速推广 (2021年末–2024年8月),特点是省级政府成为主导力量,以2021年11月广东全省启动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为标志,海南、福建等多省相继跟进,项目实施范围快速扩大,2024年10月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提到“政策已经覆盖了全国约40%的适龄女孩”。第三阶段是持续扩面与制度升级(2024年下半年至今),山东省宫颈癌疫苗集中招标采购价格降至27.5元/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更多省份启动实施,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前,全国已有过半数省份和若干地市已实施免费接种政策;疫苗价格进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可接受区间,相关准备工作推进加快。

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各地基本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政策框架,主要做法包括:

(一)大多采取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方式

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是由地方政府为解决本地民生领域重点问题而确定的财政支持项目,一事一议,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当地政府对民生实事项目的组织实施负总责,项目的确定和执行情况要经过当地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由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域负责人亲自部署,当地政府办发文和督导,发改、财政等综合部门牵头协调,所属领域的业务主管部门单独或者与项目实施涉及的主要部门联合组织实施。各地将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后,卫健、教育、财政、妇联等部门通力配合,目标群体接种率普遍达到80%以上,济南等重点地区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二)大多数地区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国产非免疫规划疫苗、为目标群体免费接种

项目启动之初,HPV疫苗供应和价格方面面临着不小的挑战。2019年国产二价HPV疫苗刚获批时,全国年产能不足千万剂,供需缺口较大;且疫苗价格整体较高,进口四价、九价疫苗单支价格高达800-1300元,国产疫苗初期定价也达327元/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针对目标群体的疫苗接种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少数地区如成都,选择了定额补助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接种者发放每剂300元补贴,允许目标人群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接种国产疫苗或进口疫苗。然而,绝大多数地区则采取了政府集中招标采购非免疫规划疫苗、为所有目标群体免费接种的方式。集中采购模式展现出显著优势:一方面通过规模化采购大幅降低疫苗价格,项目实施之初国产二价HPV疫苗采购价格为329元/剂,2024年山东省国产二价HPV疫苗中标价格已降至27.5元/剂,仅为最初价格的1/12;另一方面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发挥了良好的市场塑型作用,国产疫苗研发生产、进口疫苗供应都稳步提升。随着集采疫苗价格的显著下降,定额补助方式逐渐失去了实际意义,各地的政策也随之逐步趋于统一。

(三)接种对象大都为初中一年级在校女生,采取教育与卫健联合、学校与社区联动的组织方式

综合考虑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与建议、当地财政承受能力、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等因素,绝大多数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的地区将目标群体设定为初中一年级在校女生,少数地区扩大到所有初中女生。在 HPV 疫苗接种推进中,教育与卫生健康部门的紧密配合,为高效开展接种工作提供了关键支撑。卫健部门组织专家面向初一学生、家长、教师及校医,开展疫苗接种与宫颈癌防治科普,消除认知误区。学校负责具体组织,发放告知信、摸底接种情况及意愿、组织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信息准确。两部门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及时比对接种信息。接种单位反馈情况后,学校追踪汇总再反馈卫健部门,形成信息闭环。必要时校医、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动员,保障高接种率。为规避入校接种风险,多数地区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卫健部门指定接种单位与学校 “结对子”,上门协助宣传、开设专场接种,允许预约补种。各接种点有指定综合医院提供医疗支持应对不良反应,部分地区建信息平台和手机预约 App,实现接种可追溯,提升规范性与安全性。

(四)多部门参与广泛开展社会动员与科学普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除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针对目标群体的直接动员外,各地妇联、工会、广电局等也都通过各自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共同参与了宫颈癌防治和HPV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公众宣传。如在本地新闻中公布宫颈癌综合防治和HPV疫苗接种政策、播放公益宣传片,在公交站台等张贴公益广告,通过妇联、工会(如西安等)为女职工提供宫颈癌综合防治宣传、提供免费体检,等等。这些措施提高了公众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校之外,为顺利推行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创造了宽松的社会氛围。

各地将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HPV疫苗接种率明显提升,目标群体即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率普遍达到90%以上;同时带动了全社会对宫颈癌防治、HPV疫苗接种的意识的提升,非目标群体宫颈癌疫苗接种率明显上升。但是项目快速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各方对HPV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认识不全面,部分家长顾虑安全性、觉得孩子年龄小无需接种等,部分医生、教师知识有限,无法正确解答咨询,部分地区决策者考虑高价次疫苗上市后序贯接种的可行性等问题影响决策;部分地区工作经费不足,财政经费仅覆盖疫苗采购费,影响了学校和社区等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的方式高度依赖地方财力,可能造成经济困难地区启动困难、或后续筹资缺乏稳定性等问题。

    二、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项目快速推广的原因

(一)HPV疫苗接种快速“破圈”源于宫颈癌综合防治项目被选为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的切入口

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大影响力,起源于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与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卫健委妇幼保健司共同选定以宫颈癌综合防治作为切入点,在全国15个健康城市启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将为年轻女性接种HPV疫苗、在适龄女性中开展宫颈癌筛查、及时治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作为核心任务。各试点地区围绕宫颈癌综合防治的各个关键环节,组织了大量宣传动员工作,提升了全社会对宫颈癌综合防治、HPV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知。其中,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政策因为在校女生“集体”接种、“免费”的福利特征以及当时进口九价疫苗供应严重不足导致的稀缺效应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快速“破圈”,在试点城市当地及外部引起广泛关注,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快速复制推广。

(二)项目顺利推进关键在于各地领导的重视和跨部门高位推动

试点阶段这一机制的实现主要得益于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的跨部门协调优势。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都是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主任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副主任及委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中央有关部门、军队、人民团体等单位负责同志担任。省、市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成架构与之类似。健康城市宫颈癌综合防治创新模式试点,从启动之初就具备了“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的组织制度优势。后续陆续跟进的非试点城市及各省级地区能够顺利推动项目,与当地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密切相关。广东省能够在全省启动项目,离不开时任国家卫健委领导和广东省政府领导的亲自部署。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工作机制是确保各部门有效配合的关键。政府民生实事的项目是地方政府当年要重点落实的优先事项之一,有相应的经费和制度保障,审计、监察部门对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因而能够得到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响应。

(三)项目实施范围快速扩大受益于“规模效应”和“同侪压力”

首先,试点地区的内部交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推动宫颈癌综合防治创新模式试点工作,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设立了项目办,为各试点城市制定政策提供技术指导,并定期组织各试点城市召开经验交流会,分享各地的有益做法。将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做法,在试点城市内部经验分享会上得到了各地的认可和仿效,逐渐形成了健康城市试点地区比较普遍的做法。

其次,媒体公开报道发挥了重要的放大效应。试点城市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的做法经媒体公开报道进一步放大了影响力,引起公众和更多地区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后续跟进的多个地区在决策过程中都提到,“有人大代表看到其他地区的做法,在‘两会’期间向政府提出建议”,“政府领导看到媒体报道,批示卫健部门予以关注”,“群众看到其他地区的做法,打热线电话询问本地是否有这样的政策”,等等。

随着实施范围不断拓展,“规模效应”影响更加明显。一方面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逐步从地方试点上升到国家政策。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试点推广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服务;到2030年,持续推进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试点工作”的目标。另一方面,实施范围的扩展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同侪压力”。某省市实行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后,与之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省市会面临是否推行的更大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出台免费接种政策后,也会给尚未出台政策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更大压力。

    三、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实施经验对推进其他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启示

一是多渠道筹资是促进疫苗接种率提升的重要途径。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政策的实施,为拓展非免疫规划疫苗筹资渠道贡献了丰富经验。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地区的资金由财政全额支持,且省、市、县区按照经济发展状况有成熟的分担机制。财政补贴的使用方式,既可以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免费接种的办法确保普惠,也可以通过定额补贴方式给与公众更多选择。除此之外,亦有部分地市将HPV疫苗接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报销,或借助企业捐赠等方式惠及低卫生资源地区或困难家庭。整体而言,多渠道筹资可以对降低非免疫规划疫苗费用负担、提高接种率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将疫苗接种纳入更大的政策框架中有助于更好调动其他力量参与。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能够快速扩面的关键经验之一在于“破圈”“借力”。项目启动之初就突破了疾控部门推动其他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传统方式,被纳入到宫颈癌综合防治模式创新这一大的政策框架中,借助妇幼健康、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等综合性平台,调动了多方力量协同推进。其他非免疫规划疫苗同样可以积极探索与其他综合政策的结合点,如深圳等部分地区已开始将老年人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接种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老年人健康体检相结合,医生可以将疫苗接种明确写入体检报告的评估建议中,对提高老年人流感、肺炎疫苗接种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积极推动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可以为政策全面实施创造更好条件。地方先行先试可验证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可行性、公众的接受度及财政的承载能力,形成的成熟方案能为国家层面的决策提供扎实依据,这种循序渐进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政策推广风险。对地方试点的支持能够发挥很好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塑型作用,实施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了“规模效应”,一方面吸引更多地区加入,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良好的市场塑型作用,国产HPV疫苗研发生产大幅提升,集中招标采购价格大幅下降,为最终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奠定了基础条件。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财力差异较大,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将水痘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纳入当地财政支持项目。对此,国家层面应该给与充分支持和肯定,即使不能提供相应的财政投入,也应当给足政策支持地方积极探索。上级部门出台了政策,下级部门要推动才能“师出有名”,有依据去争取当地财政及其他各种资源的支持。

四是需要组织做好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关键证据研究,为先行地区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全国爱卫办、健康中国推进办启动以消除宫颈癌为切入口的健康城市创新模式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国家癌症中心充分的专业支持,国家癌症中心设立了项目办,组织专家制定了详细的《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工作宫颈癌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方案》,指导各地制定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得到了各试点地区的肯定和欢迎。但在项目后续实施过程中,不少地区都遇到了不同价次疫苗能否序贯接种的问题,但目前国内对此研究还属空白,专家对此也没有达成共识,影响了部分地区的决策进程。有鉴于此,应当进一步加强各类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所需的关键证据研究,包括所预防疾病的流行状况、疾病负担、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不同接种策略比较等,为顺利推进决策提供支持。

五是既要推动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政策整体优化,又要根据不同疫苗特点选准潜在政策突破点。一方面,应通过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扩围、与医保部门沟通争取将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费用纳入基本医保报销、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及决策者等关键群体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的认知等方式,从整体上优化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政策。另一方面,要根据几种主要非免疫规划疫苗在所预防疾病、目标群体、接种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借助不同契机、采取不同策略寻求政策突破,避免仅关注国家免疫规划目录扩容这一个方向。如流感疫苗接种当年就可以看到发病率和疾病经济负担方面的变化,可以从流感疫苗入手推动经疫苗接种纳入基本医保报销。

致谢

本研究为盖茨基金会(INV-034554)支持的“疫苗交付研究创新实验室”项目产出。盖茨基金会未参与本文内容的设计、分析、写作等。本文内容完全由作者负责,不代表资助者的任何观点。

我们诚挚感谢昆山杜克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的鼎力支持,以及所有合作大学、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的技术支持。此外,特别感谢为此简报提出宝贵意见和技术支持的各位国内专家学者,尤其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社会保障与医疗健康研究室主任张佳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副研究员刘胜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余文周主任医师、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青副主任、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孙翔主任医师。

作者简介

孙静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管理政策学院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药物政策,药物经济学和药物流行病学方向。具有疫苗研发、药品监管、国际组织和政策研究经验,并为中国的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药品领域的改革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咨询。

应晓华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医保与医保支付、卫生经济学评价与中医药评价,健康治理与信息监管等,已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卫健委、发改委、WHO、世行、DFID、及地方政府健康相关项目120余项。

其他简报

代表性地区的基本情况、接种政策及效果、宣传推动情况

(1) 成都市

 

基本情况

成都市2022年度GDP为20817.5亿元,排名全国城市第七。成都市出台了《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成都市宫颈癌综合防控试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政策及效果

目标人群为13-14岁在校且无HPV疫苗接种史女生。免疫程序为国产二价0-6二剂次、进口二价0-1-6三剂次、进口四价0-2-6三剂次。资助政策为国产二价疫苗(沃泽惠)免费,其它疫苗补贴600元/人,并自付20元/剂接种费。疫苗接种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学校所在地预防接种单位负责。截至2022年1月,目标人群首针接种率达90.04%[14]。

宣传推动

成都市开展多形式、多载体的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包括讲座、知晓日、义诊咨询、专题课程、专题活动等,载体包括宣传册、宣传栏、展板、电视、微信、视频号、抖音平台等,覆盖相关医疗机构300余、社区300余个、和公众场所90余个。面向适龄女孩及监护人、适龄女性及全体市民开展广泛宣教,宣传材料发放至近9万名群众,讲座活动覆盖近2万名群众。宣教内容包括HPV疫苗接种、两癌防控、其它女性常见疾病防控等。

(2) 济南市

 

基本情况

济南市2022年度GDP为12027.5亿元,位列全国城市排名20。2021年,济南市出台《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一济南市宫颈癌综合防治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政策及效果

目标人群为≤14周岁且无HPV疫苗接种史的在校七年级女生。免疫程序为国产二价0-6二剂次。资助政策免费接种。疫苗接种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安排分班级分时段前往学校所在地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接种。截至2022年11月,目标人群首针接种率达
94.4%[15].

宣传推动

济南市开展多形式、多载体的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包括采访、线上线下专题活动,载体包括网络媒体、纸媒、科普展板、宣传手册、子宫颈癌与HPV疫苗知识读本、济南HPV疫苗接种手册,宣教人群广泛涵盖全体市民,宣教内容包括HPV疫苗接种、两癌防控等知识。

(3) 鄂尔多斯市

 

基本情况

鄂尔多斯市2022年度GDP为5613.44亿元,全国地级市第45位。2021年,鄂尔多斯市出台了《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鄂尔多斯行动创新模式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政策及效果

2020年8月,鄂尔多斯市在准格尔旗率先开展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目标人群为全市当年13-18岁在校且无HPV疫苗接种史女生。免疫程序为进口二价0-1-6三剂次,

2023年起调整为13-14岁女孩0-6二剂次。资助政策为疫苗免费,自付20元/剂接种费。组织方式为疫苗接种服务中心根据任务安排联系学校,有规划的通知适龄女孩前来完成HPV疫苗接种。截至2022年11月,目标人群首针接种率接近70%[16]。

2022年8月,启动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高三女生接种四价和九价HPV疫苗的试点工作,利用暑假时间展开接种,力争在2023年年底达成90%的接种目标[17]。自鄂尔多斯之后,由政府主导的HPV疫苗惠民行动在多地等涌现。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多主体参与到HPV疫苗支持项目,如慈善总会、医院、妇联等为主体单位牵头组织开展了一些公益活动。

宣传推动

鄂尔多斯市开展多形式、多载体的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包括讲座、知晓日、义诊咨询、专题课程、专题活动等,载体包括宣传册、宣传栏、展板、电视、微信、视频号、抖音平台等,宣教人群广泛涵盖在校女孩及监护人,适龄女性及全体市民。宣教内容包括HPV疫苗接种、两癌防控、其它女性常见疾病防控等。

(4) 西安市

 

基本情况

西安市2022年度GDP为11486.51亿元,排名全国第22位。2021年,西安市出台了《西安市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宫颈癌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政策及效果

目标人群为全市年龄满13周岁(初中)在校女生。免疫程序为国产二价0-6二剂次,进口二价0-1-6三剂次,进口四价和进口九价0-2-6三剂次。接种政策为自愿自费。各区(县)合理设立HPV疫苗专项疫苗接种门诊承担接种任务,并及时将接种信息统一录入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平台。

宣传推动

西安市出台了《西安市宫颈癌综合防治宣传方案》(市健办发〔2022〕12号)。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义诊等形式,宣传册、宣传栏、展板、电视、微信公众号、报纸等载体普及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

(5) 西藏自治区

 

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2022年度GDP为2132.64亿元,经济总量整体规模相对其他省份较小,人均GDP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2022年出台《西藏自治区妇女“两癌”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推动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及效果

目标人群为13-14岁在校女生。免疫程序为国产二价0-6二剂次。资助政策为免费。由学校组织,接种者在商定接种时间携带个人身份证明材料与法定监护人一同前往定点接种单位接种。

宣传推动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对适龄在校女生HPV疫苗接种工作的意义及内容进行广泛宣传。

近年来各地HPV疫苗惠民项目信息

“疾病负担”指标解读

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 BOD)是指疾病造成的失能(伤残)、生活质量下降和过早死亡对健康和社会造成的总损失,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负担和经济负担两个方面。

 

在疾病的流行病学方面,衡量疾病负担的常用指标包括传统指标和综合指标。

 

传统指标

传统疾病负担的衡量指标包括:用于描述和反映健康状况与水平的常规指标,如死亡人数、伤残人数和患病人数等绝对数指标;以及用来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疾病分布差异的指标,如发病率、伤残率、患病率、死亡率、门诊和住院率等相对数指标。

 

上述传统疾病负担的衡量指标基本上只考虑了人口的生存数量,而忽略了生存质量,不够全面;但优势在于资料相对计算方便,结果直观,可用于各种疾病的一般性描述。

 

综合指标

疾病负担不等同于死亡人数,综合指标弥补了传统指标的单一性,且可以让各种不同疾病造成的负担之间相互比较。

 

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通过疾病造成的寿命损失来估计疾病负担的大小。但忽略了疾病造成的失能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将死亡和失能相结合,用一个指标来描述疾病的这两方面的负担。它包括因早死造成健康生命年的损失(YLL)和因伤残造成健康生命年的损失(YLD),即DALY=YLL+YLD。目前,DALY是国内外一致公认的最具代表性、运用最多的疾病负担评价指标。

 

健康期望寿命(HALE):指具有良好健康状态的生命年以及个体在比较舒适的状态下生活的平均预期时间,综合考虑生命的质量和数量两方面。

 

 

随着疾病负担研究的深入,其测量范围从流行病学负担扩大到经济负担。

 

疾病经济负担是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于预防治疗疾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详细见:疾病的“经济负担”怎么计算?

 

参考资料:

陈文. 卫生经济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李茜瑶,周莹,黄辉等.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05):777-780.

什么是“年龄标化”?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年龄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发病率为例,该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癌症新发病例的情况。由于年龄是癌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年龄越大,发病率就越高。

 

如果两个国家的人群年龄结构相差很大,例如A市老年人口比例更大,B市年轻人口占比更高,直接比较两地癌症发病率的高低,我们不能确定发病率较高的市,是因为年龄构成不同还是因为其他影响因素(如饮食习惯、环境等)所导致。因此,需要用“年龄标化”的统计学方法,进一步处理数据,排除年龄影响因素的干扰,再来比较两地的发病率数据。

 

以发病率为例,即把原始数据套到一个“标准年龄结构人群里”,计算出”年龄标化发病率“,这样人群结构不同的A市和B市,就能在同一个指标尺度下进行“发病率”比较。年龄标化通常有“中标率”,即我国各地基于某一年份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构成作为标准计算,国内不同地区的疾病数据比较采用的是“中标率”;另一种是“世标率”,即用世界标准人口构成机型标化计算,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指标比较。

 

同样地,以死亡率为例,应特别注意各之间地人口构成的差异。用标准化死亡率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如甲、乙两地在未标化前的肺癌死亡率相同,但实际上乙地人群的肺癌死亡率要明显地高于甲地,其原因在于甲地男性老年人口居多,而肺癌的死亡率又与年龄和性别有关,所以用未标化率进行比较时,就会得出甲乙两地肺癌死亡率相同的错误结论。

 

参考资料:

 

张科宏教授:年龄标化的患病率 – 丁香公开课 (dxy.cn)

科学网—癌症(粗)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的区别 – 杨雷的博文 (sciencenet.cn)

WHO年龄标化死亡率定义及计算方法

沈洪兵,齐秀英. 流行病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疾病的“经济负担”怎么计算?

疾病经济负担是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于预防治疗疾病的费用。通过计算疾病的经济负担,可以从经济层面上研究或比较不同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总疾病经济负担包括直接疾病经济负担、间接疾病经济负担和无形疾病经济负担。

直接经济负担:指直接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总费用,包括直接医疗经济负担和直接非医疗经济负担两部分。直接医疗经济负担是指在医药保健部门购买卫生服务的花费,主要包括门诊费(如挂号费、检查费、处置费、诊断费、急救费等)、住院费(如手术费、治疗费等)和药费等。直接非医疗经济负担包括和疾病有关的营养费、交通费、住宿费、膳食费、陪护费和财产损失等。

间接经济负担: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和社会带来的有效劳动力损失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具体包括:劳动工作时间损失、个人工作能力和效率降低造成的损失、陪护病人时损失的劳动工作时间、精神损失等。

无形经济负担:指患者及亲友因疾病在心理、精神和生活上遭受的痛苦、悲哀、不便等生活质量下降而产生的无形损失。

 

参考资料:

陈文. 卫生经济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李茜瑶,周莹,黄辉等.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05):77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