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HPV疫苗覆盖的干预策略可以通过提高接种对象的知识、态度、接种意愿和动机,增强疫苗接种服务的可及性、质量、服务效率,以及创造支持疫苗接种的社会文化环境。
面向不同目标群体的干预
针对疫苗目标群体及所在社区:对于HPV疫苗接种目标群体及青少年父母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在更大范围的人群开展社会动员(如加强学校、社区的健康教育等)是最常见的提高人们对于疫苗安全和效果的认知、促进疫苗覆盖的干预方式。
针对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医疗服务提供者(如医生、护士、接种机构工作人员)对于进行疫苗接种的谨慎中肯建议常常会主导父母的决策、提高青少年接种疫苗的意愿。但医疗工作者提供HPV疫苗接种建议时往往也存在着一些顾虑与障碍:如担心HPV疫苗可能会促使更早或更危险的性行为,工作繁忙导致咨询服务时间压缩、缺乏制度激励等。可能的干预包括教育和培训、系统性地提醒、服务反馈及制度激励等。
免疫接种服务体系的改善
提高疫苗接种服务体系,改善疫苗接种人群的组织方式、接种策略,提高疫苗的可及性以及免疫接种服务的效率也是改善疫苗覆盖率的干预手段。
扩充疫苗接种服务的场景:基于人群的接种计划往往在相关的医疗保健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实现,可以通过增加提供疫苗接种的服务时间,在以前不提供疫苗接种的临床环境中提供疫苗接种。由于青少年去医院接受卫生保健服务的机会较少,所以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应该利用青少年在医院的一切机会(包括急诊或体检)来解决其疫苗接种需求。
基于学校的免疫接种项目:学校作为青少年的组织单位,可以有效地调动资源、对学生及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对已经接种的学生开展随访以保证第两针或第三针剂次的疫苗接种。另外,在学校开展基于年级和班级的接种策略相较于基于年龄的接种策略,可以实现更好的疫苗接种覆盖率。
弱势群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需要考虑针对非在校女孩,特别是弱势群体(如流动性儿童、流浪儿童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吸引他们持续到卫生服务机构和其他服务点开展免疫接种。对于女孩入学比例比较低的地区,可以通过与其他已经建立的营养干预、与脊髓灰质炎免疫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降低疫苗自付费用:减低接种疫苗的自付费用是提高疫苗接种可支付性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补贴疫苗成本、减少疫苗费用、结合商业或公立保险减少服务自付比例等。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免费的疫苗接种并不能提高三针剂疫苗的按时完成率。因此,针对我国降低疫苗接种成本提高可支付性的干预策略,尚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干预措施
在保证疫苗接种的效果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一针剂疫苗、缩短疫苗接种针剂的间隔和将疫苗接种与其他疫苗接种打包也是提高接种依从性的重要手段。例如,美国疾控中心建议HPV疫苗同时与白-百-破三联疫苗(Tdap),以及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打包接种,从而提高其接种依从性。
参考文献: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