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对HPV疫苗知晓率及接种意愿
研究发现,我国HPV疫苗的知晓率约为15.95%-31.00%,与教育水平、工作领域、收入、居住地、年龄等因素有关。我国人群对于HPV疫苗相关的知识水平有限,尤其是在农村或资源匮乏地区,人们对于HPV及宫颈癌相关的认知有限。相较于普通群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官员的知识水平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
参与调研的人群对HPV疫苗的整体接种意愿较高❏(55.5%-83.7%),接种意愿与知识、对于疫苗安全性和效果的了解、收入水平、性行为等有关。部分被调查者有一定的支付意愿,但支付意愿价格低于目前HPV疫苗的市场价格;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被调查者希望可以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相关费用。
我国民众获取HPV疫苗相关信息的途径
我国民众中获取HPV疫苗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医护人员、媒体、医院学校的公开课或讲座、社会福利项目等。其中,医院、学校的公开课和讲座是城市受访者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来源,而农村人群主要通过医护人员、广播、电视等途径了解HPV疫苗相关的知识。
医护人员普遍认为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是重要的提高HPV及疫苗知晓和知识水平的手段。
HPV疫苗相关信息的获取存在性别差异。对于女性来说,家人朋友、公共卫生工作者是向她们推荐HPV疫苗的最主要来源,其次是其他医生、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男性获得与HPV疫苗相关的信息的最重要来源是社交媒体。
影响疫苗接种意愿和行为的主要因素
个体层面
疫苗相关的知识:对于HPV疫苗、宫颈癌的知晓和了解程度是影响HPV疫苗接种决策的重要因素。对于青少年人群,其父母对于HPV疫苗的认知、知识和态度是影响青少年HPV疫苗接种的关键。若青少年父母的经济社会低位高、受教育程度高、对于HPV疫苗的知识水平高,则孩子更容易接种HPV疫苗。(点击了解:“疫苗犹豫”)
对HPV感染风险及宫颈癌严重程度的了解: 如果女性能够感知到他们有潜在感染HPV或者患有宫颈癌的风险,就会有更高的接种疫苗的意愿和需求。同时,对于宫颈癌严重程度的了解也有有助于女性做出接种HPV疫苗的支持性决策。
疫苗效果和安全性的认知和态度: 对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有较强的信心的女性,她们个人或她们的决定给自己的子女接种的意愿更高。对于怀疑疫苗的有效性的女性,她们的女儿的接种意愿也较低。
疫苗价格与支付意愿:疫苗的花费是影响疫苗接种的重要因素,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人群的对疫苗的支付意愿有差异。
社会文化环境层面
决策影响者:影响疫苗接种的决策影响者包括疫苗接种者的家人(主要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朋友、父母的朋友、医护人员、学校老师、所在社区的意见领袖等。其中,医疗专家、学校护士、家庭医生等往往带来对于HPV疫苗接种的积极影响,而反对疫苗接种的家人、朋友的建议往往带来消极影响。
歧视和偏见:在社会文化层面,接种HPV疫苗所带来的性行为相关的偏见、宗教信仰等因素是影响HPV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父母对于子女在接种疫苗后生育能力、安全性以及性行为的担忧是影响疫苗接种及接种意愿的主要障碍因素。父母会担心将HPV疫苗接种与性行为相联系,从而带来周围社会对于子女的歧视和偏见。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影响父母对于青少年HPV疫苗接种意愿及接种行为的因素之一。在印度尼西亚,11.3%的父母认为宗教是支持他们做接种决策的促进因素;而在马来西亚的穆斯林家庭,父母认为HPV疫苗接种与他们的信仰相违背。部分有宗教信仰的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不会出现婚前性行为,因而HPV感染的风险很低,没有HPV疫苗接种的需求。
错误信息:错误信息、谣言、不相信医疗权威、对于医生和医疗技术不信任是影响HPV疫苗接种决策的主要障碍。人们往往会受到一些非官方错误信息的误导,从而导致人们对于疫苗的价值和安全性产生怀疑和误解。消除人们对于疫苗错误信息的误解则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需要在HPV疫苗引入前就开展有效的社区宣传和倡导。
医疗系统层面
基础设施和卫生人力:在资源匮乏的地区,往往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支持疫苗的运输、储存,或没有充足的相关服务人员可以开展与疫苗接种相关的组织工作和接种服务。相较于在卫生机构开展疫苗接种,在很多地区HPV疫苗接种在学校等非医疗场所开展,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花费来调动人力、物力资源来完成疫苗接种工作。
医疗工作者的知识和态度:如果医疗工作者能够充分的了解HPV疫苗的效果、适宜的接种人群、并主动给目标人群提出接种的建议,参与HPV疫苗相关决策的沟通,则更容易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在很多资源匮乏地区,医疗工作者并不能充分的认识到疫苗接种的益处和风险,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动力对接种目标群体开展咨询服务或给与接种服务,往往成为了接种疫苗的阻碍因素。
疫苗接种服务:疫苗的接种方式影响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覆盖面。在一些国家,疫苗接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进而限制了一些人群参与疫苗免疫接种。虽然在很多发达国家开展基于学校的免疫接种项目可以有效的提高接种的效率和覆盖率,但在印度、秘鲁、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地区,辍学、失学是某些女孩未能接种疫苗的重要因素。
国家政策层面
政治承诺:引入新的健康技术(如在国家免疫规划中纳入HPV疫苗)或干预往往需要决策者对其效果、成本效益、长期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在现实中,国际组织、疫苗供应商等机构也对于政府的政治承诺产生影响。
跨部门协作:HPV疫苗免疫项目的决策和实施往往牵扯到医疗、教育、疾控等多个行政部门,需要通过良好的跨部门协作机制来推动HPV疫苗接种项目的落地和实施。
国际机构支持和捐赠: 通过国际机构或慈善机构捐赠,是一些低、中收入国家扩大疫苗可及性、疫苗接种覆盖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如果受助国不能建立一套可持续性的筹资、组织和实施机制,那么这样的援助项目往往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其他竞争项目:对于一些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宫颈癌尚不是人群健康首要的挑战,HPV疫苗或其他疫苗接种项目产生竞争关系。
参考文献: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