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xLab周报第18期

研究进展

1. 孕期接种重组百日咳疫苗后母体抗体通过胎盘转移:真实世界证据

本研究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这是首次对孕期接种重组百日咳疫苗的真实世界血清学研究,调查了在实际环境中妊娠期接种重组百日咳疫苗后母体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转移至胎儿的情况。研究招募了接种单价重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人数=199)、百日咳-破伤风-白喉联合疫苗(人数=200)、仅接种破伤风-白喉联合疫苗(人数=54)的孕妇,对妊娠、分娩和新生儿结局进行了评估。分娩后采集脐带血,评估百日咳毒素抗体(PT-IgG)、丝状血凝素抗体(FHA-IgG )和PT中和抗体(PT-Nab)的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没有关于接种单价百日咳疫苗或百日咳联合疫苗导致妊娠、分娩或新生儿不良结局的情况。在接种重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或百白破联合疫苗的妇女的脐带样本中检测到较高的PT中和抗体水平。在破伤风-白喉联合疫苗接种组中,PT中和抗体的水平较低,丝状血凝素抗体也是如此。妊娠<27周或27-36周时接种重组百日咳疫苗可诱导相似的脐带血百日咳抗体水平。这项真实世界研究首次证实,在孕中期和孕晚期接种重组百日咳疫苗可使婴儿获得高水平的被动免疫。

https://doi.org/10.1016/j.ijid.2024.107047

2. 系统综述:印度在加强免疫覆盖方面的技术应用

本文发表于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Southeast Asia。在印度,不同的环境、地理区域和人口的免疫接种覆盖率各不相同。提高免疫接种率的技术可以缩小免疫接种覆盖率的差距。

研究选取了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发表的观察性和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儿童、孕妇、成人、老年人、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和印度所有地区的弱势群体,最终共纳入23项有关研究开展分析。研究确定了八类加强免疫覆盖的措施,包括使用提醒系统、免疫接种运动、传感器和可穿戴技术、部门间协调、社区动员/参与、能力建设、监管和监测以及疫苗宣传。大多数研究(82.6%)报告了儿童免疫接种技术,但缺乏对成人免疫接种、特殊/弱势群体免疫接种和职业免疫接种方面的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干预、在学校实施强制疫苗接种、及时发送提醒、提供者指导的干预和经济激励措施可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疫苗接种覆盖率。创造需求、改进疫苗接种方法、现金转移计划、加强卫生系统和使用新技术也与中低收入国家(LMICs)婴儿免疫接种覆盖率的提高有关。综述中包括三项关于孕妇的研究,助产士在产前护理场所提供百日咳疫苗接种服务、电子病历中的自动提醒以及提高医疗服务提供者对指南推荐的认识,与孕产妇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有关。

研究者认为,本次回顾分析大多数基于成熟的干预措施,但印度对数字技术或基于设备的机器技术应用的评估相对较少,过往的干预技术多数与能力建设和社区动员有关。要在印度实现免疫接种覆盖率的“最后一英里”,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战略,根据当地需求和已知障碍,采用最可行、最易获得、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数字新技术,同时还要有规划和政治意愿。

https://doi.org/10.1016/j.lansea.2023.100251

3. 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联合接种:2019-2023欧盟英美加政策回顾与接种率趋势

该研究发表于Vaccines。联合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已成为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的一种策略。本研究介绍了欧盟、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联合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的政策和接种率。研究从政府网站、国家卫生组织和报纸上收集了联合接种政策的数据,并通过国家数据库、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库或ourworldindata.org收集了2019年至2023年期间≥65 岁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和≥60 岁人群或普通人群的 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

纳入分析的国家共32个。研究团队收集了30个国家2021-2022年和2022-2023年两个流行季的疫苗接种政策数据,在2021-2022流行季,除四个国家外,其他所有国家的政策均支持联合接种;在2022-2023流行季,所有纳入分析的国家均支持联合接种。然而,尽管有政策的支持,实际政策遵守的情况和可用的数据有限。

研究观察到了流感疫苗的接种覆盖率和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在2021-2022流行季相较于2019-2020年有所上升,但2022-2023年流行季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略有下降。研究者认为接种覆盖率下降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调研,特别是探究联合接种的情况下,疫苗犹豫不决、文化程度、卫生系统和覆盖率等及其动态变化,揭示影响个人接种决策的因素,并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信息。

https://doi.org/10.3390/vaccines12020216

4. 兄弟姐妹的溢出效应和接种疫苗的选择:一项回归不连续研究设计的证据

本研究发表于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探究了丹麦在引入免费的HPV疫苗接种计划后,对目标青少年群体及其兄弟姐妹接种行为的影响。直接效果是指疫苗接种计划对目标人群(即符合资格的青少年)HPV疫苗接种率的影响,溢出效应是指疫苗接种计划对非目标人群(即不符合接种资格的兄弟姐妹)HPV疫苗接种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引入免费的HPV疫苗接种计划显著提高了目标青少年群体的疫苗接种率(女孩 +53.2%,男孩 +36%)。在溢出效应方面,目标群体的同胞姐姐接种率增加了4.5%,同胞哥哥的接种率增加了3.5%。直接效果在低收入和低教育水平的家庭中最为显著,因而该计划的实施减少了目标群体疫苗接种的社会经济不平等;而溢出效应在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更大。此外,HPV疫苗接种计划也对其他预防性医疗服务的利用产生影响,如接种计划实施后,麻腮风疫苗加强针在女孩群体中的接种率有所提高。

研究团队认为,对于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他们对疫苗接种计划反应更加积极,会增加目标儿童及其兄弟姐妹的预防性疫苗接种率。尽管免费HPV疫苗接种计划减少了目标儿童接种率的不平等,却增加了年长同性别兄弟姐妹之间的不平等,政策制定者应在追求群体免疫和减少健康不平等方面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https://doi.org/10.1016/j.jhealeco.2023.102843

编译整理:邓添艺

编辑排版:刘子祺

其他周报

代表性地区的基本情况、接种政策及效果、宣传推动情况

(1) 成都市

 

基本情况

成都市2022年度GDP为20817.5亿元,排名全国城市第七。成都市出台了《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成都市宫颈癌综合防控试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政策及效果

目标人群为13-14岁在校且无HPV疫苗接种史女生。免疫程序为国产二价0-6二剂次、进口二价0-1-6三剂次、进口四价0-2-6三剂次。资助政策为国产二价疫苗(沃泽惠)免费,其它疫苗补贴600元/人,并自付20元/剂接种费。疫苗接种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学校所在地预防接种单位负责。截至2022年1月,目标人群首针接种率达90.04%[14]。

宣传推动

成都市开展多形式、多载体的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包括讲座、知晓日、义诊咨询、专题课程、专题活动等,载体包括宣传册、宣传栏、展板、电视、微信、视频号、抖音平台等,覆盖相关医疗机构300余、社区300余个、和公众场所90余个。面向适龄女孩及监护人、适龄女性及全体市民开展广泛宣教,宣传材料发放至近9万名群众,讲座活动覆盖近2万名群众。宣教内容包括HPV疫苗接种、两癌防控、其它女性常见疾病防控等。

(2) 济南市

 

基本情况

济南市2022年度GDP为12027.5亿元,位列全国城市排名20。2021年,济南市出台《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一济南市宫颈癌综合防治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政策及效果

目标人群为≤14周岁且无HPV疫苗接种史的在校七年级女生。免疫程序为国产二价0-6二剂次。资助政策免费接种。疫苗接种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安排分班级分时段前往学校所在地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接种。截至2022年11月,目标人群首针接种率达
94.4%[15].

宣传推动

济南市开展多形式、多载体的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包括采访、线上线下专题活动,载体包括网络媒体、纸媒、科普展板、宣传手册、子宫颈癌与HPV疫苗知识读本、济南HPV疫苗接种手册,宣教人群广泛涵盖全体市民,宣教内容包括HPV疫苗接种、两癌防控等知识。

(3) 鄂尔多斯市

 

基本情况

鄂尔多斯市2022年度GDP为5613.44亿元,全国地级市第45位。2021年,鄂尔多斯市出台了《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鄂尔多斯行动创新模式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政策及效果

2020年8月,鄂尔多斯市在准格尔旗率先开展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目标人群为全市当年13-18岁在校且无HPV疫苗接种史女生。免疫程序为进口二价0-1-6三剂次,

2023年起调整为13-14岁女孩0-6二剂次。资助政策为疫苗免费,自付20元/剂接种费。组织方式为疫苗接种服务中心根据任务安排联系学校,有规划的通知适龄女孩前来完成HPV疫苗接种。截至2022年11月,目标人群首针接种率接近70%[16]。

2022年8月,启动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高三女生接种四价和九价HPV疫苗的试点工作,利用暑假时间展开接种,力争在2023年年底达成90%的接种目标[17]。自鄂尔多斯之后,由政府主导的HPV疫苗惠民行动在多地等涌现。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多主体参与到HPV疫苗支持项目,如慈善总会、医院、妇联等为主体单位牵头组织开展了一些公益活动。

宣传推动

鄂尔多斯市开展多形式、多载体的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包括讲座、知晓日、义诊咨询、专题课程、专题活动等,载体包括宣传册、宣传栏、展板、电视、微信、视频号、抖音平台等,宣教人群广泛涵盖在校女孩及监护人,适龄女性及全体市民。宣教内容包括HPV疫苗接种、两癌防控、其它女性常见疾病防控等。

(4) 西安市

 

基本情况

西安市2022年度GDP为11486.51亿元,排名全国第22位。2021年,西安市出台了《西安市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宫颈癌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政策及效果

目标人群为全市年龄满13周岁(初中)在校女生。免疫程序为国产二价0-6二剂次,进口二价0-1-6三剂次,进口四价和进口九价0-2-6三剂次。接种政策为自愿自费。各区(县)合理设立HPV疫苗专项疫苗接种门诊承担接种任务,并及时将接种信息统一录入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平台。

宣传推动

西安市出台了《西安市宫颈癌综合防治宣传方案》(市健办发〔2022〕12号)。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义诊等形式,宣传册、宣传栏、展板、电视、微信公众号、报纸等载体普及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

(5) 西藏自治区

 

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2022年度GDP为2132.64亿元,经济总量整体规模相对其他省份较小,人均GDP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2022年出台《西藏自治区妇女“两癌”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推动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

接种政策及效果

目标人群为13-14岁在校女生。免疫程序为国产二价0-6二剂次。资助政策为免费。由学校组织,接种者在商定接种时间携带个人身份证明材料与法定监护人一同前往定点接种单位接种。

宣传推动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对适龄在校女生HPV疫苗接种工作的意义及内容进行广泛宣传。

近年来各地HPV疫苗惠民项目信息

“疾病负担”指标解读

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 BOD)是指疾病造成的失能(伤残)、生活质量下降和过早死亡对健康和社会造成的总损失,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负担和经济负担两个方面。

 

在疾病的流行病学方面,衡量疾病负担的常用指标包括传统指标和综合指标。

 

传统指标

传统疾病负担的衡量指标包括:用于描述和反映健康状况与水平的常规指标,如死亡人数、伤残人数和患病人数等绝对数指标;以及用来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疾病分布差异的指标,如发病率、伤残率、患病率、死亡率、门诊和住院率等相对数指标。

 

上述传统疾病负担的衡量指标基本上只考虑了人口的生存数量,而忽略了生存质量,不够全面;但优势在于资料相对计算方便,结果直观,可用于各种疾病的一般性描述。

 

综合指标

疾病负担不等同于死亡人数,综合指标弥补了传统指标的单一性,且可以让各种不同疾病造成的负担之间相互比较。

 

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通过疾病造成的寿命损失来估计疾病负担的大小。但忽略了疾病造成的失能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将死亡和失能相结合,用一个指标来描述疾病的这两方面的负担。它包括因早死造成健康生命年的损失(YLL)和因伤残造成健康生命年的损失(YLD),即DALY=YLL+YLD。目前,DALY是国内外一致公认的最具代表性、运用最多的疾病负担评价指标。

 

健康期望寿命(HALE):指具有良好健康状态的生命年以及个体在比较舒适的状态下生活的平均预期时间,综合考虑生命的质量和数量两方面。

 

 

随着疾病负担研究的深入,其测量范围从流行病学负担扩大到经济负担。

 

疾病经济负担是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于预防治疗疾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详细见:疾病的“经济负担”怎么计算?

 

参考资料:

陈文. 卫生经济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李茜瑶,周莹,黄辉等.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05):777-780.

什么是“年龄标化”?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年龄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发病率为例,该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癌症新发病例的情况。由于年龄是癌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年龄越大,发病率就越高。

 

如果两个国家的人群年龄结构相差很大,例如A市老年人口比例更大,B市年轻人口占比更高,直接比较两地癌症发病率的高低,我们不能确定发病率较高的市,是因为年龄构成不同还是因为其他影响因素(如饮食习惯、环境等)所导致。因此,需要用“年龄标化”的统计学方法,进一步处理数据,排除年龄影响因素的干扰,再来比较两地的发病率数据。

 

以发病率为例,即把原始数据套到一个“标准年龄结构人群里”,计算出”年龄标化发病率“,这样人群结构不同的A市和B市,就能在同一个指标尺度下进行“发病率”比较。年龄标化通常有“中标率”,即我国各地基于某一年份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构成作为标准计算,国内不同地区的疾病数据比较采用的是“中标率”;另一种是“世标率”,即用世界标准人口构成机型标化计算,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指标比较。

 

同样地,以死亡率为例,应特别注意各之间地人口构成的差异。用标准化死亡率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如甲、乙两地在未标化前的肺癌死亡率相同,但实际上乙地人群的肺癌死亡率要明显地高于甲地,其原因在于甲地男性老年人口居多,而肺癌的死亡率又与年龄和性别有关,所以用未标化率进行比较时,就会得出甲乙两地肺癌死亡率相同的错误结论。

 

参考资料:

 

张科宏教授:年龄标化的患病率 – 丁香公开课 (dxy.cn)

科学网—癌症(粗)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的区别 – 杨雷的博文 (sciencenet.cn)

WHO年龄标化死亡率定义及计算方法

沈洪兵,齐秀英. 流行病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疾病的“经济负担”怎么计算?

疾病经济负担是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于预防治疗疾病的费用。通过计算疾病的经济负担,可以从经济层面上研究或比较不同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总疾病经济负担包括直接疾病经济负担、间接疾病经济负担和无形疾病经济负担。

直接经济负担:指直接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总费用,包括直接医疗经济负担和直接非医疗经济负担两部分。直接医疗经济负担是指在医药保健部门购买卫生服务的花费,主要包括门诊费(如挂号费、检查费、处置费、诊断费、急救费等)、住院费(如手术费、治疗费等)和药费等。直接非医疗经济负担包括和疾病有关的营养费、交通费、住宿费、膳食费、陪护费和财产损失等。

间接经济负担: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和社会带来的有效劳动力损失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具体包括:劳动工作时间损失、个人工作能力和效率降低造成的损失、陪护病人时损失的劳动工作时间、精神损失等。

无形经济负担:指患者及亲友因疾病在心理、精神和生活上遭受的痛苦、悲哀、不便等生活质量下降而产生的无形损失。

 

参考资料:

陈文. 卫生经济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李茜瑶,周莹,黄辉等.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05):77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