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北京市疾控中心以及北京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团队发表于《Vaccine》。研究以2022年海南省海口、万宁、白沙、琼中4地共2,333名5岁以下健康儿童为对象,分离获得737株肺炎链球菌,并按个体PCV13接种史与地区覆盖水平分组比较。结果显示,PCV13接种显著降低疫苗型血清型(VTs)的携带率(如6B:7.0% vs 2.7%,P<0.01;6A:4.2% vs 1.2%,P<0.05;23F:2.2% vs 0.3%,P<0.05)。所有分离株总体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呋辛的非敏感率分别为92.3%、87.5%、81.2%、91.2%、38.9%、64.7%,多重耐药(MDR)比例达82.9%,且VT菌株MDR更为突出(92.4%)。高覆盖地区的分离株对多类抗生素及MDR的发生均低于低覆盖地区。研究提示,扩大PCV13覆盖可同时降低VT携带与社区层面的耐药负担。
新冠疫情对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按时接种的影响:以上海为例的队列研究
本文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上海市疾控中心团队发表于《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研究利用上海市免疫接种信息系统,对2018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0日出生儿童开展回顾性队列分析,按预期接种时点所处的新冠疫情阶段(流行前/后、基线期、流行期)评估三类含百日咳成分疫苗(DTP, DTP-Hib, DTP-IPV-Hib)的覆盖与按时接种情况。Kaplan–Meier 与多变量Cox模型结果显示:当接种窗口遇到疫情流行期时,按时接种概率显著下降(如2月龄时基线期0.89〔95%CI: 0.86–0.92〕,流行期0.53〔95%CI: 0.51–0.55〕),相较基线期,在3月龄与5月龄的按时接种风险比分别降低12%(HR=0.88,95%CI 0.86–0.90)与9%(HR=0.91,95%CI 0.87–0.94),而在流行期分别降低49%(HR=0.51,95%CI:0.49–0.53)与57%(HR=0.43,95%CI:0.40–0.46)。研究提示,疫情高峰对常规免疫的“时效性”冲击尤为明显,需通过针对性的补种与服务保障策略缓解中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