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作为世界上最早实施免疫规划、覆盖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在疫苗普及与接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非免疫规划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HPV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的覆盖率上,我国仍面临挑战,部分疫苗的接种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应对这一现状,昆山杜克大学疫苗交付研究创新实验室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于2021年12月成立,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和政策倡导,推动中国免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成立以来,疫苗交付研究创新实验室在汤胜蓝教授的带领下,围绕四大关键领域展开研究:加强国家免疫计划策略、提升疫苗交付效率与覆盖率、优化疫苗筹资及服务、推动WHO推荐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实验室团队在《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发表重磅研究报告《建立有效且可持续的中国国家免疫规划:问题及挑战》,系统梳理了中国免疫规划的成就与挑战,并提出完善立法、优化筹资、强化信息管理等政策建议。该研究引发广泛关注,相关报道《国家免疫规划15年未变,是否该纳入新的疫苗了?》阅读量近2.2万次。

截至目前,实验室已在国际权威期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及国内核心期刊《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卫生经济》等发表多篇论文,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汇聚全球智慧。2022年11月,首期研讨会聚焦“疫苗采购及筹资”,特邀克林顿健康发展组织(CHAI)专家分享印尼PCV疫苗引入经验;2023年1月,第二期会议以“减轻疫苗犹豫”为主题,邀请美国埃默里大学Lavanya Vasudevan教授探讨全球疫苗接种障碍及干预措施。这些交流活动为提升我国疫苗覆盖率提供了宝贵借鉴。
值此成立一周年之际,疫苗交付研究创新实验室正加速建设官方网站,进一步推动研究成果的传播与应用。未来,实验室将继续深耕疫苗交付创新研究,打造高质量学术社区,助力中国免疫规划迈向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