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74 年启动以来,扩大免疫规划 (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EPI)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通过常规儿童疫苗接种,全球估计有 1.54 亿儿童避免了死亡,其中95%为5岁以下儿童。 然而,近几十年来,免疫覆盖不平等、进展停滞不前的现象持续存在,新冠大流行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
6月24日,基于202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项目的最新数据,《柳叶刀》发布了由GBD疫苗覆盖合作者团队提供的1980年到2023年各国常规儿童疫苗覆盖率的最新估算结果,涉及204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全球儿童应接种的11种疫苗或其成分组合。研究也基于历史趋势,评估大流行对疫苗覆盖率的影响、预测到2030年部分疫苗的覆盖水平,以及分析到2030年将零剂次儿童人数减半所需的努力。
研究指出,尽管过去半个世纪疫苗推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当前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的提升出现明显放缓,部分地区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甚至出现了 “免疫倒退”,亟需全球多方的共同努力“收复失地”,以实现2030年全球免疫目标。
EPI取得显著成就,但进展放缓
研究显示,自1980年以来,超过40亿名儿童因EPI计划获得免疫保护。卡介苗、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早期的EPI疫苗的接种覆盖率几乎翻了一番。但整体来看,全球疫苗覆盖率的增长早在2010至2019年间便放缓或趋于停滞,而那时还未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部分较新的EPI疫苗的推广进展相对更稳健。至2019年,乙肝疫苗第三剂次(HepB3)、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第三剂次(Hib3)、风疹疫苗第一剂次(RCV1)的覆盖率已接近早期EPI疫苗,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第三剂次(PCV3)和轮状病毒疫苗的全球覆盖率则分别达到48.1%和38.8%。

DTP1:第一剂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MCV1:第一剂麻疹疫苗;DTP3:第三剂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HepB3:第三剂乙肝疫苗;Pol3:第三剂脊髓灰质炎疫苗(脊灰疫苗);Hib3:第三剂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MCV2:第二剂麻疹疫苗;RCV1:第一剂风疹疫苗;PCV3:第三剂肺炎球菌结合疫苗;RotaC:轮状病毒疫苗全程接种
新冠大流行发生后,所有早期 EPI 疫苗的全球覆盖率均有所下降,始于 2020 年,在 2021 年和 2022 年普遍上升,随后有所改善,但到 2023 年仍未完全消除。据估计,2019 年(大流行前的最后一个参照年)至 2023 年期间,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剂次(Pol3)的覆盖率下降幅度最大(2.8%),而首剂百白破疫苗(DTP1)的覆盖率下降幅度最小(1.6%)。
虽然较新的EPI疫苗覆盖率在 2020-2023 年期间继续增加,但在没有大流行的情况下,这些增长并没有跟上预期。研究预估大流行对全程接种轮状病毒疫苗(RotaC)的影响最大。研究通过反事实分析估计,与未发生大流行的情况相比,2020 年至 2023 年期间完成轮转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的儿童减少了约 1660 万人。紧随其后的分别是麻疹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零剂次儿童”趋势分析
1980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零剂次儿童(本研究以1岁以下未接种过首剂次百白破疫苗的儿童为分析指标,指标缩写为DPT1)的数量显著下降,估计减少了74.9%,从1980年约5880万减少到2019年的1470万。然而,这一成就并未在各地区均衡体现。撒哈拉以南非洲因卫生体系薄弱、高出生率和区域冲突频发,零剂次儿童的减少幅度远不及其他地区。
1980 年,约53.5%的零剂次儿童仅生活在五个国家: 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截至2023年,全球超过一半的零剂次儿童集中在八个国家:尼日利亚、印度、刚果(金)、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苏丹、印度尼西亚和巴西。


新冠大流行以及近期冲突造成的免疫接种服务中断,导致全球自 2020 年以来又有数千万儿童错过了常规疫苗接种,增加了他们罹患可预防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在 2020 年至 2023 年期间,大流行的冲击导致零剂次儿童总数增加了 1200 万。
2023年,全球零剂次儿童数量升至1570万,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近100万,且在2021年一度达1860万的高点。截至 2019 年,已有 38 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 99% 或更高的 DTP1 接种率,但到 2023 年,这一数字将降至 24 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零剂次负担最重的国家和地区面临着人口结构上的双重挑战。尽管有研究预计 2023 年至 2030 年期间全球出生人口将减少 1.6%,但许多高负担国家和地区的疫苗接种目标人口将有大幅增长(如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这些人口压力,再加上现有卫生系统的限制,突出表明在这些环境下,改善疫苗接种的策略需要比人口增长更快,包括加强外展服务、简化接种模式和创新的人力资源分配。
未来仍需全球共同努力
巩固过去50年来常规儿童免疫接种取得的成果并进一步拓展,仍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免疫议程2030》提出,到2030年实现将全球零剂次儿童减半并将关键疫苗的全球接种覆盖率提升至90%的目标。然而,本研究预测显示,如当前政策和投入水平不改变,这些目标可能难以实现。
文章作者认为,随着最近全球免疫筹资环境的变化,包括美国国际开发署支持的计划大规模终止,美国宣布削减对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助,以及全球对发展援助承诺的更广泛削减,国家财政空间缩小等情况,任何新疫苗的引入都将面临风险,疫苗接种覆盖率可能会下降,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此外,疫苗犹豫问题也在部分地区成为主要挑战。尽管公众对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总体信心仍然相对较高,但新冠大流行清楚地暴露了公众对卫生政策的不信任,这可能会在未来影响公众对儿童疫苗的看法。
针对这些挑战,研究报告呼吁全球卫生合作伙伴、国家政府和社区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策略。例如,加大对边缘化社区的支持,提高疫苗可及性,增强地方社区卫生工作的能力,以及通过科学传播和公众教育应对疫苗犹豫问题。
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儿童常规疫苗接种需要投入大量的全球资源,但事实证明,无论是从挽救生命还是从投资回报来看,儿童免疫接种都是已知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战略之一。
研究强调,疫苗接种覆盖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数百万儿童的生命获得保障。全球各方应坚定不移地支持疫苗接种事业,将基础免疫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核心内容,秉持“人人享有疫苗保护”的信念,让这一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工具惠及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编译整理:郭磊
审核校对:潘张旸
排版编辑:刘子祺,李睿彤
关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IHME)主导的国际合作项目,旨在系统评估全球及各国、各地区在人群健康、疾病负担和健康风险因素方面的变化。GBD 项目采用统一的分析框架,对全球数百种疾病、伤害及其危险因素所导致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等进行量化,是目前最全面、最具权威的人群健康数据平台之一,为各国制定卫生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详情,前往官网查看:https://www.healthdata.org/research-analysis/gbd-data
查看原文:
Haeuser E, Byrne S, Nguyen J, Raggi C, McLaughlin SA, Bisignano C, Harris AA, Smith AE, Lindstedt PA, Smith G, Herold SJ.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trends in routine childhood vaccination coverage from 1980 to 2023 with forecasts to 203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3. The Lancet. 2025 Jun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