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的传染源是RV无症状者和轮状病毒胃肠炎(RVGE)病人。我国感染者的轮状病毒基因型已经从G3P[8]转变为G9P[8]。轮状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在各年龄组中都有轮状病毒感染发生,但主要导致5岁以下儿童急性胃肠炎,严重RVGE(sRVGE)患者可因频繁腹泻和呕吐继发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出现多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我国2009-2020年哨点监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监测阳性病例中5岁以下儿童的占比超过80%。在没有引入轮状病毒疫苗的地区,RVGE以秋冬季高发;而在引入轮状病毒疫苗后,这些地区的RVGE流行高峰季节有所推迟,流行周期也相应缩短,并且流行峰值有所降低。我国一项系统综述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5岁以下住院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的中位数分别为46.7%和39.8%。
随着全球范围内轮状病毒疫苗的推广使用,卫生环境、水环境的改善,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死亡病例由1990年的659,053例降低至2019年的235,331例。一项系统综述研究估计,2019年全球因轮状病毒导致的住院病例约为176万例(四分位数间距IQR:1,422,645-2,925,372);在未将轮状病毒疫苗列入免疫规划的国家,5岁以下儿童腹泻住院病例中大约有4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轮状病毒感染儿童的父母会经历明显的心理压力,产生更明显的焦虑、担心等情绪,同时对家庭的整体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尽管我国目前由轮状病毒造成的死亡率很低,但轮状病毒感染是造成我国腹泻门诊、住院的重要因素,同时带来沉重的门诊和住院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轮状病毒疫苗应该纳入所有国家的免疫规划,特别应优先考虑在轮状病毒胃肠炎相关病死率高的国家推广应用,包括南亚和东南亚以及沙哈拉非洲地区。目前为止,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论证的轮状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不同的轮状病毒疫苗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保护效果略有不同。目前全球已有七种轮状病毒疫苗上市,包括已获得WHO预认证的Rotarix(比利时葛兰素史克公司)、RotaTeq(美国默沙东公司)、Rotavac(印度Bharat生物技术公司)、Rotasiil(印度血清研究所);以及在中国上市的LLR(罗特威,中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LLR3(罗特威,中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在越南上市的Rotavin-M1(越南Polyvac公司)。我国上市应用的轮状病毒疫苗有三种,包括2001年上市的国产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LLR),2018年在我国上市的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RotaTeq),2023年上市的国产口服三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LLR3)。目前国内外都有多种新的轮状病毒疫苗正在研发中,旨在进一步提高免疫效率,改善安全性和克服在实际应用中各种限制预防效果的影响因素。
由RVGE造成的医疗服务利用给全球范围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具有很强的成本效果。在Gavi的支持下,轮状病毒疫苗每避免一个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的总体成本为264美元,相当于这些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六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成本效果。在不符合Gavi资助条件的中等收入国家的研究估计,77%的中等收入国家实施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是具有成本效果的。基于我国2019年出生队列的研究发现,与我国的人均GDP相比,将Rotateq与Rotarix疫苗(未在我国上市)纳入NIP具有成本效果,且疫苗价格的下降将进一步提升其成本效果。我国基于浙江省出生队列的研究发现,与不接种相比,将LLR,Rotateq纳入浙江省免疫规划均具有成本效果,目前尚未有公开发表的针对LLR3的经济学评价研究。
根据WHO统计,全球共有119个国家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中低收入国家主要通过Gavi 支持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中高收入国家中,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比例低于中低收入国家,且目前未纳入的国家主要是不满足Gavi 资助条件的国家,这些未纳入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太区、东南亚,其中东南亚地区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疾病负担较重,中国因人口基数大,RV疫苗未覆盖人群相对最多,在亚洲范围内其RV相关疾病负担也最重。各国轮状病毒疫苗推荐接种程序建议最早可接种时间为出生后6周,建议最晚接种最后一针的时间各国有所不同,使用Rotarix的国家通常建议在6月龄(24周)前完成接种;使用RotaTeq的国家通常建议在8月龄(32周)之前完成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对5岁以下儿童健康的影响在世界各地都是显而易见的,与儿童腹泻相关的急诊率、住院率和病死率都有显著下降,且疫苗接种的覆盖面直接影响儿童因腹泻住院的数量。
在我国,虽然已有三种轮状病毒疫苗上市应用,但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NIP)。目前针对轮状病毒疫苗知晓率、接种意愿和支付意愿的研究不多,已有研究发现,我国儿童家长对于轮状病毒疫苗的知晓率约为37.8%-55.05%,与文化程度、居住地、子女数量、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因素有关。国内外研究发现,影响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的因素包括疾病的易感性、疫苗本身的效果和副反应的风险大小、保护时长和接种所需的时间成本、受接种决策者周围人的影响、医护人员的信息与推荐、认为只有纳入NIP的疫苗才值得接种等。
WH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儿童轮状病毒疫苗全剂量接种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23年全球接种率为55%。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国家,其儿童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率高于全球整体水平,2023年平均第一剂接种率达到89.0%,最后一针接种率为82.9%。目前我国缺乏公开的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发现国内儿童的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普遍较低(一剂接种率在20.3%-32.3%),特别是全程接种率不足(第三剂接种率不足2%)。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
提高轮状病毒疫苗接种覆盖的措施包括(1)疫苗供给与本土疫苗的研发生产;(2)轮状病毒疫苗引入NIP前的局部试点研究;(3)针对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人员的教育培训;(4)增加接种过程中的沟通与告知;(5)建立接种提醒机制;(6)在孕产期开展疫苗接种相关的健康教育。